前倒桅大三角支撑代表作‘宝峨’钻机,而目前国产360以上钻机都采用了这种结构方式,难道大机型必须采用这种方式?它的优势何在? 特点: 大三角支撑提升桅杆油缸侧向支撑力,油缸下支撑点位于回转上车的回转中心上,整体提升了设备稳固性 简化了变幅机构,缩小了工作半径,让工作装置靠近回转中心 后置卷扬单层缠绕,提升钢丝绳使用寿命 钻孔距离设备更近,如不按照规范施工,可能威胁设备安全,同时回转时钻斗高于履带 ![]()
下压力 简化的变幅机构让重心后移,这有利于设备稳定性,但是钻机前方不能提供更多的下压力
![]() 机动不灵活 桅杆后倾行程较小又不能带钻杆完全前倒桅,因此基本上就是立桅走机,与后倒桅相比,降低了机动灵活性。 ![]() 上空存有障碍物,需卸除钻杆落桅通过
![]()
为什么国产大机型都采用这种方式? 理由1:大机型都是采用前倒桅 肯定不是。宝峨小机型也采用这种结构,而意马AF500大机型一样可以后倒桅 理由2:运输超载 易于分解 后倒桅钻机一样可以分解,如:钻斗.钻杆.动力头.随动架.上桅杆.后配重.甚至履带... 理由3:技术难题 国产钻机都是以后倒桅为主,主机厂家对这种结构更为熟悉,因此大机型肯定优先考虑后倒桅,但是第一台280就出现了后倒桅起桅难的问题,主要是桅杆.钻杆重量增加了不少,但桅杆油缸支点未变 理由4:模仿 宝峨钻机全系标配这种结构,可以说技术已相当成熟,而国内宝峨钻机到处都是,无论是模仿还是测绘都非常方便,更何况厂家都有技术中心,通过力学测试和论证,只要宝峨没有申请外观专利就...即使申请又如何! 理由5:稳固 简化了变幅机构,缩小了工作半径,让工作装置靠近回转中心,优化了重心比例,大三角可提升桅杆油缸侧向支撑力,油缸下支点位于回转上车的回转中心上,整体提升了设备稳固性。 ![]() 前倒桅弊端:机动不灵活。如果小机型采用前倒桅方式转场需拆卸.组装,太麻烦。 钻孔离设备很近,如不按规范施工,可能威胁到设备安全。 此结构导致重心后移,入岩机锁时,钻机前方不能提供太多的下压力。 结语:从整体分析来看,这种前倒桅大三角支撑结构还是利大于弊的,主要提升设备的稳固性,但是并不是只适合大机型,国产大机型可能是因技术模仿... 顶一下
(7)
77.8%
踩一下
(2)
22.2%
|